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混合芳烃

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SEO关键词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PH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0.855--0.8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主要用途:用作汽油调和。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1、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混合芳烃在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3、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4、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5、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6、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7、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S style='font-size:12.5pt; 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color:black'>

法规信息

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